青啤入川背后的新营销密码
2007/8/18 5:45:17
传统营销时代的关系是单向的,处于核心地位的成员是企业自己。虽然,受众最终也会对企业产品或者品牌有反馈,但是是通过市场来完成的,而且极为缓慢。而新营销时代的关系就比较复杂,他们分别处于互动状态。企业、受众既是参与者,也是活动的决策者,他们二者在市场上形成动态 
  7月6日,青岛啤酒正式发布将在成都建设年产量40万千升的啤酒工厂。多少年来,青岛啤酒在四川的市场占有率都未超过10%,远不及蓝剑啤酒在当地大于80%的市场份额。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青岛啤酒在有着如此大的市场悬殊和行业内都不看好的情况下作出了在对手强势市场范围内建厂的决定呢? 
  2006初,青岛啤酒西南公司、四川电视台和四川省美食家协会签订协议,准备模拟上年的湖南卫视的“超女”和蒙牛的合作方式作一台选拔“川菜”的节目——“梦想之旅,四川味道”。可是这一市场活动无论在社会影响力还是在市场销量方面表现都不尽人意,并且无法纳入青啤既定的“奥运营销”方针政策下。面临如此问题之后,翰林公关接手“梦想之旅,四川味道”活动的全程策划。 
  翰林公关通过半个月的前期市场调研,制定了“四川味道”的策略方案。 
  从6月7日天涯社区网《谁毁了我们的川菜?》开始,先后经过了从网络营销到社会营销;从公关炒作到川菜国际化研讨会;从北京到成都一系列的营销手段。历经两个多月的时间,“梦想之旅,四川味道”活动吸引了成都超过80%的A、B类酒店参加进来,啤酒销量迅速提高30%以上,“四川味道”被成功纳入到青岛啤酒集团“奥运营销”战略中,成为集团上下肯定的“经典案例”。除此之外,“四川味道”活动还成为四川2006年声势浩大的拯救川菜,推动川菜国际化运动,四川省商务厅等6个厅局为此联合出台了《关于大力开拓川菜国际市场的意见》,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而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关键,就是在于翰林公关引用了一种创新的模式——新营销。 
  传统观念看来,所谓整合营销,即把广告、公关、活动、促销等各种市场手段,按照一个核心主题和内容,按照物理的形式整合起来一并应用。而在新营销中,营销和公关的关系如果一定要明确的话,那应该属于乘法。也就是说,你很难判断在一个新营销的环节中,哪些是为销售服务的,哪些是为品牌服务的。就像“四川味道”中的关于“川菜没落与否”的讨论即是为品牌服务,也是为销售服务。 
  从沟通角度来看,营销的核心在于认知,也就是说企业以及为其服务的传播机构应该最大化的在消费者头脑中建立其对企业产品及品牌的差异化观点和深入化关联,进而使这种观点和关联变成一种态度、一种情感、一种关系,最终促成消费偏好和实际购买,这是营销传播的法则。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法则,在传统消费时代和新消费时代就会有着不同的应用和操作方式:传统营销的主要操作方式是基于产品价值的推广,传播的更多精力主要集中于突出产品的差异化卖点或形象;而新营销的主要模式是基于体验价值的接触,也就是说沟通中更加偏重于建构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关联,突出表现为企业产品、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故事演绎和伙伴关系”,通过各种与消费者的接触点进行沟通和交流。 
  传统营销时代的关系是单向的,处于核心地位的成员是企业自己。虽然,受众最终也会对企业产品或者品牌有反馈,但它是通过市场来完成的,而且极为缓慢。 
  而新营销时代的关系就比较复杂,他们分别处于互动状态。企业、受众既是参与者,也是活动的决策者,他们二者在市场上形成动态。当然所谓互动并不是没有核心,核心就是我们在营销活动开展既定的主题。一切关系要围绕既定的主题进行演绎。主题在一个活动中承担着关键作用,它是一个活动最终能否成功吸引受众真正参与进来的杠杆。正是这个杠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网络营销网-国内首家网络营销门户网站,关注网络营销行业,提供网络营销新闻资讯研究策划案例等资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