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几款火爆App是如何站着把钱挣了的
2021/12/31 8:43:05
电影《让子弹飞》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叫“站着就把钱给挣了”,发人深省,原来从县长收贿赂到土匪抢劫的赚钱逻辑之间就差了一把枪。现在很多流量大的 App都会遭遇这种盈利窘境,没流量的时候烧钱做流量,有了流量之后打广告又会遭用户唾骂遗弃,总归一句,想赚钱就不得不牺牲用户体验,跪着挣。那么,有 没有一把枪,可以帮助这些App站着把钱挣了的,答案就两个字:“场景”。
场景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举个简单例子就可以体会到了,同为依托微信公众平台火起来的自媒体平台,同为媒体人出身,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和徐 沪生的“一条”,由于构建的“场景”不同,赚钱逻辑也就大为不同。罗辑思维耗时两年累积了530万的用户,找到了一个做图书社群电商的商业模式,按照年营 业额2亿,利润率三成来算也就5000万左右的营收,但“一条”只创业一年就屯粉600万,估值达到了1亿美元,月营收达到了千万级。
“罗辑思维”是以知识社群为基础构建的场景,罗振宇做广告,搞培训,收会员费等赚钱探索都会招来非议和不解,“一条”依托建筑、美食、酒店等生 活类场景的覆盖,神不知鬼不觉就能获得不菲的收入。都在辛苦创业,赚钱都能应该赢得尊重,但“场景”的不同却决定了这钱赚得到底是站着还是跪着。
看完例子,对场景的概念也应该清晰了,就是连接内容+平台+用户+商业之间的“交易”逻辑,为什么同样是做广告,有的平台的植入就能做到神不 知鬼不觉,有的平台每一次做广告都是现实和理想的妥协?归根结底是因其构建的商业场景不同决定的。站着赚钱的“商业场景”至少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其一、场景体验,用户在平台上阅读图文视频都是为了获取信息,需要连贯性的体验。倘若你看视频刚到高潮点,广告插入了,而且很不相干就会心生恶感,这种广告植入比较硬,强行绑架了用户的注意力,消费了用户的时间,以至于影响用户的场景消费体验,不可取。
其二、场景延伸,用户在消费内容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延伸需求,比如,看一个读书的脱口秀视频,购书的需求就很应景,看一个明星演唱会视频,买专辑的需求也很自然,优酷土豆、爱奇艺等主流视频网站都在尝试根据内容匹配相应广告,就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场景延伸需求,提供的是增值服务。
其三、场景逻辑,内容社区做商业的最大困难是商业资源的嫁接是否符合用户的接受逻辑,在场景中沉浸的用 户,消费需求肯定是有的,但如果不符合使用习惯,就可能是伪需求。支付宝做社交和微信做生活服务平台,哪个更容易?从用户习惯角度来看,我们只有交易的时 候,才会想起支付宝,把支付宝当成入口找好吃的好玩的然后再一键交易不符合用户使用习惯,而微信做为生活服务平台,在用户社交过程中,看到有消费需求的内 容,再通过微信一键支付就要自然许多。
基于以上三个标准,我们不妨来看看,当前市场上火爆的App,现在、将来,究竟是如何站着赚钱的?
河狸家
河狸家是一个从美甲服务切入的上门服务平台,它的商业逻辑可大可小。往小处说就是一个日客单峰值超过10000,用户量超过100万,估值近 3亿美元的美甲平台,往大处讲,可以将服务延伸至美睫、美容、美发、手足护理、写真摄影等,全部美业服务场景中。河狸家构建场景的逻辑是把单品类拓展至全 业态,把服务场景从线下传统门店替换至家庭场景,把美甲师升级为手艺人,把单次消费升级到有黏性有人格的持续性消费。它是通过重新构建场景从而改变商业交 易逻辑的,它最大的门槛就是上门信任感。
河狸家通过美甲爆品服务,打通了这个障碍,在这个基础上服务内容就会有延伸,符合用户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网络营销网-国内首家网络营销门户网站,关注网络营销行业,提供网络营销新闻资讯研究策划案例等资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