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营销招数 让这些电影制造暑期54.9亿票房?
2022/2/8 8:37:05

  商业化之路走了这么多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早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期。
  在中国目前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的状态下,想被更多的观众认知与接受,想在与虎视眈眈的同时期上映的电影的竞争中,分得票房的一杯羹,必然离不开一定的营销宣传手段与策略。
  电影是门艺术,而营销是种手段,过去简单的“海报+售票窗”的模式显然已不适应目前网络繁荣的环境下。互联网对传统电影的宣传和发行上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些令人记忆犹新的轻松过亿的电影,很大一批都是来自新生代跨界导演的作品,而他们凭靠的是粉丝经济、互联网营销等,让更多的电影人越来越注重使用互联网的重要性。
  暑期档是中国内地电影除了贺岁档之外,竞争最激烈、跨时最久、发展空间最大的电影档期,自然也就成为众多电影争夺电影票房市场份额的白热化时期。当我们还在惊叹暑期档上映的《捉妖记》轻松打破《泰囧》的13亿的高票房时,7月内地电影的单月票房是54.9亿,成为史上单月票房最高的一个月,制造除了一个“现象级暑期档”。除了《捉妖记》,《大圣归来》的7亿,《煎饼侠》的9亿票房也让人不能不考究深思,推动票房扶摇直上的背后的力量到底是什么?下面钛媒体小编以2015年暑期档上映的影片为例,整合出各类电影的具有代表性的营销宣传方式。
  1.《大圣归来》:有口碑才有“自来水”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绝对是今年暑期档最实至名归的黑马,一部国产的3D动画影片,一个已经被改编多次运用无数次的传统文化IP,却在15天后取得7亿的高票房取得内地动画电影票房冠军,这部剧在无高成本宣传的情况下依然在票房上逆袭成功,制胜的法宝就是电影营销方式中并不常见的口碑营销。
  在这场口碑营销中,《大圣归来》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宣传,但通过至关重要的全国点映后,大多数场次依然保持极高的上座率,点映之后,无数的观众被过硬的影片质量打动,自愿加入“自来水”行列,成为这部电影的免费宣传者。
  至少豆瓣电影是这部片子走红不可忽视的一个助推力量。豆瓣的「电影」频道拥有非常大的影迷社区与数据库,每部电影评分的分值也越来越成为众多受众衡量优劣电影的标准。《大圣归来》在豆瓣电影的推广营销的初期就获得高达8.8的评分,无数为其叫好的影评奠定了影片强有力的口碑“广告”。另一方面,一篇名为《大圣归来原画手稿流出!太惊艳了!》的文章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实现了大面积传播,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三百多个公众号均对其进行了转载。这篇文章赢得了300万的阅读量,推动《大圣归来》成为了全民热议的话题。
  微信电影票也对这部电影进行了推广。紧跟电影公映之后,微信电影票平台上推送影片的资料、评价、观影指南等全方位的活动,一次次促进了口碑的持续发酵扩大。通过持续稳定的口碑营销的活动,最终让自称为“自来水”的网友对这部电影的喜爱与热情成为势不可挡的洪流。
  2.《煎饼侠》:网生代下的“屌丝”IP
  作为网生代下的电影,《煎饼侠》的电影叙事策略、内容与网络的融合,使得这部电影烙着深深的网络文化的印迹,因此利用互联网、新媒体进行营销也是在意料之中。
  凭借《屌丝男士》四季网络剧火爆的大鹏,积攒着大量的网络观众,经过数据统计《屌丝男士》网剧的点击量超过30亿。而自从5月20日在搜狐视频开播的《屌丝男士4》,通过在片头和片尾直接穿插《煎饼侠》的电影宣传的内容,以及将电影植入在隐蔽的剧情内容中等多方面的软广植入,也是不遗余力在对《煎饼侠》进行宣传和推广。
  《煎饼侠》的故事本身来源于《屌丝男士》,二者都是通过无厘头、“屌丝逆袭”、英雄反转”等方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网络营销网-国内首家网络营销门户网站,关注网络营销行业,提供网络营销新闻资讯研究策划案例等资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