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聪:办赛车比赛赚广告商的钱
2007/8/6 13:48:48

“在机场高速上,建造一批广告牌,然后在上面投放广告,肯定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华赛体育策划(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志聪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我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建造这一批广告牌,然后等人来投放广告。”
张志聪所谓的广告牌就是中国自己的赛车比赛。而一年前其和几位好友组建的华赛便是一家专业的体育策划公司。
张志聪所谓的广告牌便是成熟的赛车比赛,在其看来无论F1还是NBA,赚的都是广告商的钱,并非运动本身。而中国未来的广告市场将是一块巨大的蛋糕。“我只要在中国广告市场分得小小的一块。” 
于是在一个没有赛车文化的国度里,张志聪和他的同仁们开始为赛车奔波。
一个看似简单的商业模式
早在2005年的时候,世界第二大广告传媒集团WPP集团的首席执行官马丁·索瑞尔就曾预言,中国将在未来3年内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广告市场。索瑞尔作此预言的时候,中国广告市场的规模位列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法国之后,排名世界第六。而去年,中国已经与英国并列为世界第三大广告市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06年中国广告同比涨幅介于18%~22%,目前涨幅势头依旧不减。此外,业内普遍预计,明年奥运会将为中国广告市场带来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
广告市场的乐观前景,激发了学金融出身的张志聪的创业灵感。既然广告商要投户外、电视、平面,“那为什么不能让他们投放赛车呢?”
在国外,一般赛事的盈利来源主要是赞助商广告收入、转播权收入和门票收入等,来自赞助商的广告收入是其中的大头。张志聪指出:“所有的运动赛事,不管是篮球、网球还是赛车,要赚钱的话,不是靠运动而是靠广告赞助来赚钱。”
诸如F1、NBA等高度商业化的成熟赛事,其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商业的气息。无论在赛场的座位上印广告、在电视屏幕显示比分时附有赞助商的LOGO,还是工作人员的广告衫等,任何一个细微之处都可能带来不菲的收益。尽管公开资料很难找到F1、NBA等主办方的实际收益,但是从赛事期间铺天盖地的广告可以判断一二。因此,F1被称为世界上“烧钱”最快的运动的同时,也是最赚钱的体育运动。
张志聪要做的就是打造这样一个平台。“国内目前还没有一个商业模式比较完善的比赛。”同时,“中国没有完善的培养车手的系统,没有一家公司花大力气专门推广赛车比赛,但是中国有全世界最好的硬件:上海F1赛车场。”同时,他也看到“中国有车一族越来越多”。
于是,对赛车情有独钟的张志聪便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这件事。短短5个月时间内,张志聪和三位好友制定商业计划、融得所需的资金,2006年4月,华赛体育策划 (上海)有限公司成立。
网络营销:一切都为了增加人气
张志聪的盈利模式就是把赛事办红火了,然后卖广告。从表面来看,张志聪的逻辑图并没有“硬伤”。只有把比赛办红火了,有人气了,广告商才会源源不断地送钱来。对华赛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把赛车文化在国人中培养起来。
对于市场的现状,华赛一清二楚。 张志聪说:“尽管有市场咨询公司认为中国有1.3亿车迷,但是我们还是很难判断央视说的9亿观众中到底会有多少人收看我们的比赛,对一个完全没有赛车文化的国家而言,毫无疑问,我们必须,也只能从这儿开始。”
“我现在赔钱拉人来看比赛。”目前,华赛已经拿到了中国本土赛车两大比赛的承办权,分别是中国汽车场地锦标赛(下称“CCC”)独家承办权和全国卡丁车锦标赛(CKC)承办权。而7月8日CCC上海站的比赛,对于华赛来说是关键的第一次。
今年1月华赛就开始策划,并与车队、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FASC)还有赛场磨合。张志聪承认,因为是第一次,谈判并不容易,因此比赛时间一拖再拖,从3月一直拖到7月。但是一旦开始宣传,华赛的攻势非常猛,传统媒体、新媒体一个不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网络营销网-国内首家网络营销门户网站,关注网络营销行业,提供网络营销新闻资讯研究策划案例等资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