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老字号上网自救
2007/7/23 22:16:21
“上网后,每个月的营业额竟然达到了四万元,我在公司做了十年销售,从来没有过如此高的单店盈利!”李飒激动地告诉记者。她本来是百年老店“三珍斋”食品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如今负责公司的网上营销业务。
和她一样兴奋的人还有很多。
当往日辉煌不再,长三角各大老字号开始在危机中寻求突破。于是,杭州“西泠印社”、丽水龙泉宝剑、瑞安“李大同”茶食、嘉兴“三珍斋”等百年老店不约而同的“新潮”了一把———网上开店,试图通过互联网实现自救,寻找生命“第二春”。
网上开店忙
百年老字号三珍斋,前身是嘉兴“三珍斋”酱鸡店。早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三珍斋”酱鸡店就已形成规模,加工酱鸡、酱鸭、叫花鸡等十多个品种,常年应市销售。
一次偶然的机会,“三珍斋”的销售经理李飒看到了“淘宝”的“中华绝铺”活动。根据今年4月4日淘宝网发布的《2007年1季度淘宝网购物报告》,这家网站今年1季度的总成交额已经突破了70亿元,日平均交易额逼近1亿元,卖家月利润在2000元以上的超过10万家。
李飒动心了:“别人生意火热,三珍斋不能一试?”
于是,在经得公司同意后,李飒到淘宝上开设了一家名为“三珍斋”的网店,把公司的主打产品一样一样拍下照片,配上具有诱惑力的说明,挂到了网上。
没想到生意出奇的好。李飒喜滋滋地说,开业一个月来,平均每天都有十多个订单,月营业额竟然超过四万元。这个数字,比“三珍斋”在上海卖得最好的超市单店高出了3倍。“我们的八宝鸭和东坡肉特别受顾客欢迎,网上开店一个多月来,光顾的客人已经超过了三万人,而且多有回头客。”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龙泉宝剑的网络营销中。浙江丽水龙泉宝剑厂厂长张叶胜介绍,有着2600年历史的老字号“龙泉宝剑”,2003年起开始触网。如今,网络营销已经成为龙泉宝剑厂重要的收入来源。“效果非常明显,每天能够卖出十几把宝剑,每把价格从一、两百元到五、六万元不等,平均每日网上营业额都在八千元以上!”
目前,勇于“尝鲜”的长三角老字号都已经尝到了甜头。绍兴“咸亨酒坊”、瑞安“李大同”旗舰店的老板一致表示,新办法效果不错。
网络三宗“好”
老字号上网,并非赶时髦,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黄沛说,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老字号陈旧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颓势很明显。“运作僵化、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很多老字号产品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
与此同时,国内新秀崛起,国外强手咄咄逼人,高度的市场契合度使中外新秀迅速地抢占了市场份额,导致老字号不可避免的边缘化。
根据中国品牌研究院2006年的调查,目前中华老字号70%“名存实亡”,20%“勉强维持”,只有10%依旧红火。长三角呢?现在仅存老字号127家,其中上海52家,浙江40家,江苏35家。
新兴的网络营销方式,已经成为部分老字号的“强心剂”。记者采访发现,越来越多的老字号正在把销售重心转移到网络上。瑞安“李大同”旗舰店的工作人员张小斌表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观念显然过时了,坐等顾客上门,只会让老字号的路越走越窄。
“李大同”董事长李敬斌说,不仅如此,网上开店的成本远远低于门店,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架数码相机、一根数据线就可以运营。同时,平日的超市门店或者专卖店的人流量往往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而网上店铺则完全不受影响。
“三珍斋”李飒也深有感触:“网上小店可以为企业提供顾客信息反馈的平台”。一般顾客在两天以内就能收到产品,然后就能迅速给予反馈。“三珍斋”为此专门安排了员工收集相关的反馈信息,从而保证对市场的敏感度。
市场的扩大,成本的低廉,信息反馈的及时,这三大诱人因素吸引着老字号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网络营销网-国内首家网络营销门户网站,关注网络营销行业,提供网络营销新闻资讯研究策划案例等资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