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的营销套路,你为什么学不会?
2021/7/30 15:16:37
近5.5万问题被讨论,一个回答超过17.8万人赞同… 这个开学季,大学生们在知乎的开学季#同学别慌#专题中扎了堆。
年年开学季,都会出现一波营销小高潮。近3000万大学生的大迁移,没有哪个品牌愿意错失这个机会。但从数据来看,知乎这次的营销在我们常说的「品效合一」上至少做到了80分。
知乎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它这样做可以,而你不行?你该怎么做?接下来,品哥将从以下3个方面讨论讨论。
知乎是怎么做的?
9月6日,知乎上线#同学别慌#开学季专题。从它的宣传物料来看,主要是从大学生学习、生活、形象、娱乐、毕业、心理等6个方面答疑解惑。知乎引导大学生关注自己的“开学综合症”,考试焦虑怎么办?
室友深夜磨牙怎么办?女友低血糖总发脾气怎么办?针对这些慌张问题,知乎准备了100个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让更多的学长学姐以及“过来人”来支招,用小知识或小技巧为他们缓解开学焦虑。
为了达到这种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效果,知乎上线了开学季短视频和H5游戏。
两则线上传播内容,都是围绕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进行切入,将“问题”与“场景”进行深度关联,以场景带出问题,以物品带出答案。通过具象化问题,进行使用场景的提醒与告知。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内容形式,都在烘托一种慌张情绪,最后的结果总会出人意料。
比如你以为他要打磨牙的同学时,他却放了一首舒缓的音乐来帮助同学缓解磨牙症状;你以为掏出的是用来作弊的手机时,其实是可以缓解紧张的香蕉;你以为男友在面对女友的小情绪要爆发时,拿出的却是棒棒糖,不让低血糖引发纷争… 这种反差效果跟网络上常说的“我把裤子都脱了,你给我看这个?”有点相似,正是大学生们喜欢的冷幽默调调,不用品哥细说各位也都清楚。
将用户喜欢的内容摆在他们常出没的渠道上,后期所需的「转评赞」也就不在话下了。
通过生活场景带入问题,还需要为受众营造这样的场景,引导他看了之后立刻用。理论和实战是两回事,尽管这些场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人们也往往不会主动去重复你的解决方案。
于是,“线上+线下”的结合为不少营销人所重用。更多人称这是“打造线上线下沉浸式体验”,提升用户的参与感。知乎也一样,它将西南交通大学校园里常⻅的物品包装成「知乎蓝」,把“问题”搬进校园,用物品承载知乎内容。每个场景都有对应的问题和二维码,用户扫描即可查看。通过这些使用时机的提醒,知乎是要建立学生群体「有问题上知乎」的路径习惯。
通过线上线下的配合,品牌就能与用户实现进一步的沟通。将问题与大学生的方方面面相绑定,将一个线上品牌和产品服务,深入到线下用户场景中。让知乎快速被大学生所熟知。这一代的年轻人,你别愁他们不愿接纳新事物,“接纳并尝试”就像是他们天生的强项。
为什么知乎这样做可以,而你不行?
其实,打造线上线下沉浸式体验,是知乎一直在复制的营销套路。
从“城事迷宫”、“知乎亚朵有问题酒店”,到“不知道诊所”、“问答概念店”、“人生隧道”… 知乎结合品牌特色不断在延伸更多生活化场景,让用户有沉浸式体验,同时实现品牌的浸染和内容价值的输出。
知乎“不知道诊所”在上海、北京、深圳都开过,通过创意体验馆的模式,将知乎的品牌形象从线上搬到线下来,一改以往互联网品牌「看得见摸不到」的距离感。将专业多元的内容以有趣的方式展示出来之后,知乎也极大地扩充了品牌覆盖范围,将知识普惠的目标推进了一大步。
而“知乎亚朵有问题酒店”,是品哥最喜欢的。虽然没有机会住进去体验一下,但光看介绍就酷毙了。据说,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网络营销网-国内首家网络营销门户网站,关注网络营销行业,提供网络营销新闻资讯研究策划案例等资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