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博客 静悄悄的“开”
2007/7/23 2:57:44
2006年底,美国《时代》周刊将“YOU”(网民)评为“年度人物”。理由是这样表述的:“由于控制着全球媒体、由于创建了新的数字民主、由于没有所图的工作并在专业人士的游戏中战胜了他们,所以《时代》周刊的2006年年度人物是你。”
是的,当web2.0如同一场革命席卷了互联网后,随之诞生的博客、播客、维客等等则成为互联网的新标识——每个人都拥有发言权,其中尤以博客最具影响力。有人曾这样评价:“如果你现在还不知道博客是什么,那你肯定是一个已经在网络时代落网的人。”
“博”的新价值
有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博客作者规模已达到1750万,注册的博客空间数接近3400万,而博客读者则达到7500万以上。更有人预计, 2007年中国的博客规模将接近1亿(是2002年博客规模的30倍),而这个数字也十分接近目前中国互联网总用户数的。可见,全民博客时代已然来临, “如果在2006年你还没有博客,那么将远落后于已经博客了的竞争者了”。
同时,博客在迅速发展力量的推动下,也在不断的自我再创造,推陈出新,以“web blog(网络日志)”为主要基点,创造出更多的应用价值。例如,微软的live space和百度空间,将博客与SNS(社会化网络)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了模板化的个人主页和多元化的功能,恰如其分的满足了时下年轻人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个性化的需求。
而博客与广告的联姻,博客与电子杂志的结合等等形式的创新,不仅使得博客和博客读者们获得了新的体验,也为一些博客网站找到了一个解决“叫好不叫座”尴尬局面的盈利点。
技术和形式的不断创新,用户数量的迅猛增加,让博客在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可以预言,“博客”将如同“互联网”一样,融入我们的生活。
企业博客悄然流行
如果说最初的博客属于自娱自乐的个人日记,那随后出现了由专家、学者、小企业主以及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开设的博客则更具目的性。
全球来看,企业播客已经悄然进入了主流的商业领域,不少跨国公司均建立了企业博客。但与博客数量平均每几个月就会翻一番的发展速度相比,企业博客的实践现在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维基百科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0月,世界500强公司中有40家(8%)开通了自己的企业博客,这中间有波音、 SUN、通用、微软等。
在中国,2006年2月,“Google黑板报”上线,不到一周,页面浏览数就超过20万次;金山公司的官方博客也于去年底上线,允许普通用户留言;戴尔在今年3月推出官方博客——“戴尔直通车”,成为中国首个“开博”的PC厂商;百度也为其研发人员开设了内部博客,名为“衣带渐宽”。
而当专业的博客网推出“企业博客”栏目后,让人们看到了博客对企业不仅仅在文化传播上,同样也看到了在企业营销上的价值。借助公共网站的高人气来进行网络营销,改变了传统的电子营销的模式,利用的好,则会为企业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赢得客户。
在专业博客网站推出企业博客,一般被归为“公共企业博客”一列。在这个多元化的信息交互平台上,企业可以在多方面下工夫:与用户进行有效沟通,听取意见,采纳建议;针对特定用户进行市场调研;新产品推广、客户服务……而对于公众而言,通过企业博客可以更自由的、开放的了解企业,并可以发表见解与企业平等交流对话。
与之相对的“内部企业博客”,则是企业内部开展沟通交流、加强团队合作、进行知识分类管理、丰富企业文化的有效工具。
“博客使得公司更人性化,是很棒的招聘工具。”《企业博客》一书的作者德比·韦尔这样说,“如果你希望人家觉得你的公司很酷,那你就有必要开博客。这不仅仅是酷的问题;还表明你观念开放、做法透明。客户更愿意与具有鲜明特征的公司打交道。”
博客的低成本营销
大部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网络营销网-国内首家网络营销门户网站,关注网络营销行业,提供网络营销新闻资讯研究策划案例等资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