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打广告的老干妈为何这么火?
2021/6/25 10:48:43
曾有人这么形容老干妈,“几年来,作为酱类调味品领导者的老干妈就像一位埋头疾行的剑手,身影绝世而孤独”。
在靠宣传打天下的快消行业,老干妈几乎是一种另类,各类媒体上不见其广告身影,多年来一枝独秀,持续的终端传达,形成了消费者的固定印象。
老干妈在全国各地、市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市场的单纯性增长几乎接近极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这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深入人心的品牌。
从不打广告的老干妈,如何能将产品做到人尽皆知?
“酱”香不怕巷子深
起初的老干妈,只是陶华碧卖凉粉和冷面的调料。
当别家卖凉粉只是加点胡椒、味精、酱油和小葱当作料,陶华碧却特意制作了麻辣酱,作为专门拌凉粉的作料,生意兴隆。“浓香,微辣,适口咸”,是中国人最喜欢的民间本味。
直至1996年,老干妈香辣酱食品加工厂的成立,如今风靡全球的老干妈香辣酱问世。
18年时间,这瓶小小的香辣酱,漂洋过海,北美、欧洲、东南亚、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随处可见。不打广告的老干妈,近乎是神一样的存在。
老干妈之所以这么牛,这跟陶华碧产品为王的理念是息息相关的。
老干妈一共十几种品类,每一品类都是陶华碧亲力亲为的心血。“我的辣椒调料都是100%的真料,每一个辣椒,每一块牛肉都是指定供货商提供的,绝对没有一丝杂质。”她从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用料、配料、工艺拿捏,添加了许多讲究,保持产品风味虏获顾客的舌尖。
一直以来,老干妈都被外界称包装“土”,可就是因为这个“土”,陶华碧挖掘出了“土”对消费者的利益点:一分价钱一分货。包装便宜,那就意味着消费者花钱买到的实惠更多,省下来的可都是真材实料的辣酱,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不就是图个实惠吗?辣酱又不拿去送礼,自家吃根本用不着考虑好看不好看的问题,味道好就行了。
当老干妈逐渐走进千家万户,陶华碧的生意越做越大,但在产品的把控度上,陶华碧的做法不同于许多同品类厂家--不接受代理商的退货。
事实上,老干妈的退货率相比其他品牌并不高,不接受退货的政策对经销商的影响也不大,老干妈的销量一直很好,压货的情况很少。老干妈这骨子坚定的把控与自信,全然源于来自产品质量。
风云际会的时代,渠道,终端,品牌,各自被梳理成市场营销的主线。
但老干妈一直行走在营销的原点,致力于产品。商品(包括物质的产品和服务)是以产品本身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一切营销的手段及方法,都只是提供了一个让商品到达消费者的渠道,而商品本身,才是消费者最初的希望。
另类销售
外界说的最多的,是老干妈从不打广告。的确,老干妈从不在广告上花一分钱,但从一开始,老干妈就自形成了一种别样的销售路子。
1994年,彼时的老干妈还无人知晓。贵阳修建环城公路,昔日偏僻的龙洞堡成为贵阳南环线的主干道,途经此处的货车司机日渐增多,他们成了陶华碧“实惠饭店”的主要客源。而陶华碧的商业智慧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得到了发挥,她向司机免费赠送自家制作的豆豉辣酱、香辣菜等小吃和调味品,大受欢迎。
车货司机们的口头传播显然是最佳广告形式。短短时间,“龙洞堡老干妈辣椒”的名号在贵阳不胫而走,很多人甚至就是为了尝一尝她的辣椒酱,专程从市区开车来公干院大门外的“实惠饭店”购买陶华碧的辣椒酱。
找对了渠道,就相当于一种自我推广。从在创业之初以贵阳地区为中心小范围作市场,到老干妈辣酱口味走出贵阳得到了普遍认可时,老干妈开始进军全国市场。
在2007年9月荣获“中国驰名商标&r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网络营销网-国内首家网络营销门户网站,关注网络营销行业,提供网络营销新闻资讯研究策划案例等资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