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网为啥喜欢在地铁站“刷墙”
2021/6/30 10:16:34

  一年之计在于春。换工作带来的商机正让不少招聘企业忙碌不已,这种热闹从北京地铁的广告牌上就可以看出端倪。
  连通亚洲最大社区的回龙观、天通苑和知春路、上地、西二旗等站点所在地大批的IT企业的13号线在某些站台出现了这样一幕:进站安检机两侧的围栏上,赶集网和58同城(WUBA.NYSE)的广告各占一侧;站台立柱上,号称专注互联网人才招聘的拉勾网绿色的广告相当抢眼;进站候车时,抬眼一瞧还能发现标榜中高端人才招聘的猎聘网广告的存在;终于上车了,拉勾网的广告竟然还贴满了车厢内部。
  为了在地铁站内“刷墙”,这些招聘网站到底砸了多少钱,又能赚到多大的商机?
  明星代言有“玄机”
  赶集网这一次愿意给出一个概数。
  “我们今年打了好几亿的广告。”赶集网CEO杨浩涌这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过,这样一个金额应该指的是赶集网一年广告费用的总和。
  作为赶集网的老对手,58同城就这块费用做了说明。按照之前公布的财报数据,58同城2014财年和2013财年的广告费用分别为734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6亿元)和227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4亿元)。
  有意思的是,相比58同城这些年来一直聘用杨幂作为其代言人,2015年赶集网一笔不小的开支是将公司的代言人从姚晨换成了范冰冰。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是范冰冰,是大家投票投出来的。我们的代言人范冰冰是基层蓝领最喜欢的,‘屌丝’喜欢度排名第一。”杨浩涌这样解释道。
  而对于两家老牌分类信息网站而言,基层蓝领是他们招聘业务绝对需要讨好的对象。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中基层就业人数的总规模为3.75亿人,每人平均一年2次跳槽,企业对员工愿意付出的招聘成本为1500元,按照这一数量规模估算,仅中基层招聘这一块就是一个万亿的市场规模。
  中基层求职者希望在需要找工作的时候,打开手机,发一个一句话的求职广告,就能快速获得雇主回应,用App还可以识别位置周围招聘,满足服务业劳动者喜欢沿街拜访的找工作习惯。
  这得感谢移动互联网。“以前他们是在网吧上网,一天上一个小时,现在人手一个大屏手机,且是重度网络用户,恨不得7×24小时在线。”杨浩涌补充道。
  伴随而来的,还有中基层员工居高不下的离职率。
  比如,在富士康的郑州工厂,平均每个月的招聘量达5万人次,尽管招聘量会随着苹果产品的发布会有所增减,但这家厂平均工人大概30万,以每个月约15%的流失率计算,富士康的中基层员工基本上半年就要全部换新一次。
  如果说习惯于在各种渠道上比拼的赶集网和58同城同一时段在地铁上砸钱买广告还算是常态,拉勾网这次在地铁站内搞出来的大阵仗多少有点意料之外,毕竟成立于2013年的拉勾网此前足够低调。
  按照拉勾网CEO马德龙的说法,“在2013年时,拉勾(网)是没有市场预算的,基本靠刷脸。而2014年,我们完全就是在做产品,传播基本依靠的是口口相传。”
  “这次的广告投入金额超过2000万元,互联网公司每年年初的招聘量能占到全年的1/3左右。大量的广告投放在这个时间点是拉升品牌的最好时机,如果错过了,就彻底错过了。”马德龙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解释道。
  除了明星代言,定位为服务中高端人才招聘平台的猎聘网还曾以CEO戴科彬为代言人在地铁做过一轮推广。
  垂直招聘受资本热捧
  事实上,相比51job、智联招聘这些“传统”招聘网站,猎聘网、拉勾网等招聘类创业公司的大热多少还得归功于资本市场。
  2014年3月底,依托3W咖啡创建的拉勾网宣布拿到贝塔斯曼A轮500万美元投资。5个月后,拉勾网又宣布拿到了启明创投的2500万美元B轮融资。几乎与此同时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网络营销网-国内首家网络营销门户网站,关注网络营销行业,提供网络营销新闻资讯研究策划案例等资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