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挺“惠”拍!平安银行信用卡用一支TVC讲透“花钱的艺术”
2025/5/21 17:20:17

每年一到5月下旬,情绪营销和促销战役就密集登场。一边是“520”情侣经济的甜蜜氛围,一边是“618”电商节的理性比价场,这一“爱”一“省”的交汇处,既是品牌争夺年轻用户心智的战场,也是一场创意力与营销力的正面较量。
今年,平安银行信用卡没有像传统金融一样广告轰炸,而是推出了一支温情TVC,把信用卡权益用一种更情绪化、更生活化的方式讲述出来——不仅讲“怎么省”,更讲“为什么花”,精准触达年轻人用卡消费的真实生活场景和心理期待。
平安银行信用卡618全民巨惠购活动既是一场内容营销的范本,也是一套品牌年轻化叙事的有效范式。
信用卡,不只是“能刷”
更能“会过”
为什么一支金融品牌TVC能让年轻人直呼“这就是我家日常”?核心在于平安信用卡找到了消费工具与情感共鸣的巧妙连接点。
1、“小夫妻的日常”成就大情绪共鸣
TVC以一对年轻小夫妻的家庭生活为切入点——从卧室里四仰八叉的赖床、卫生间里舞动的刷牙互动,到家务分工的和谐、朋友聚会的欢闹,将信用卡使用场景彻底 “去金融化”,转化为 “消费有惊喜,积分当钱花”、“分期享免息,每分都值得”的自然动作。 
比如男生用信用卡给宠物换智能投喂器时,“笔笔优惠10%”的权益提示不是生硬口播,而是通过狗粮颗粒落地的音效和宠物开心进食的画面自然带出,让观众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生活缩影,产生强烈的情绪共鸣。
2、 一个“花”字,串起消费理性与生活浪漫
创意最妙的是对“花”的双关解构:
物质之花是支付宝/京东积分加倍、积分抵现的“惠花”智慧 ——浇花场景中,水流勾勒出“积分加倍生长”的动画,让“积分当钱花”变成可视化的“花开时刻”;
精神之花是用消费构建生活仪式感的“花样哲学”——夫妻K歌、装饰新房,暗喻“花钱是为了把日子过成花”的价值观。 
而 “分” 的概念则藏在分工与分期的呼应里:开启家务模式时两人碰拳击掌,男生擦空调女生用水果犒劳男生,既展现“惠分”带来的压力分担,也传递 “分享生活、分担家务才是家”的情感内核。
3、 温馨快节奏,打破金融冷感
不同于传统金融广告的说教,这支片子采用明快的色调,强化了生活代入感与传播亲和力。 
同时,将“积分当钱花”“分期免息”等权益信息以插入式的方式自然植入,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品牌信息,实现自然种草。
让权益变内容
让内容成转化
在“信息过载”的618战场,平安信用卡的传播策略堪称“反向操作”——不做促销清单轰炸,而是把权益包装成故事里的惊喜彩蛋,用户在被吸引、被打动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品牌福利的完整认知。 
1、权益优惠故事化,巧妙实现用户“种草”
平安信用卡将“惠花”和“惠分”的权益融入到故事中,把 “薅羊毛”变成“生活剧情”,让权益自带传播力。
在“惠花”方面,支付宝积分加倍、京东积分加倍、积分抵现等权益,成为了小夫妻生活中的 “惊喜彩蛋”,让 “积分当钱花” 不再只是口号。
在“惠分”方面,分期免息叠加满减(如淘宝至高150元),搭配“橙意回馈抽奖计划”,降低了消费门槛,让分期成为了分担压力、分享幸福的方式。 
2、双节点捆绑,制造浪漫经济×理性消费的化学反应
选在520发布TVC堪称神来之笔: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网络营销网-国内首家网络营销门户网站,关注网络营销行业,提供网络营销新闻资讯研究策划案例等资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